發布時間:2018-09-03瀏覽量:4941次
股東大會現場(每經記者 靳水平 攝)
本月初,四川宏義嘉華實業有限公司(下簡稱宏義嘉華)正式成為成都路橋新任控股股東。隨后,成都路橋部分董事辭職。8月31日,成都路橋召開2018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,審議補選非獨立董事和非職工監事等議案。
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從會上獲悉,劉峙宏等五人當選成都路橋新任非獨立董事。曹征、俞珈偉當選新任非職工監事。劉峙宏為成都路橋實控人,也是公司控股股東宏義嘉華的董事長。
劉峙宏等五人當選新任董事
本月早些時候,成都路橋控股股東變更為宏義嘉華,達州商人劉峙宏也成為公司的新實控人。目前,宏義嘉華持股成都路橋24.7%,高于原第一大股東李勤。
此次當選的非獨立董事候選人除劉峙宏外,其余四位分別為劉其福、向榮、孫旭軍和熊鷹。其中,劉其福為劉峙宏之弟。向榮為四川宏義地產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兼總經理。
據成都路橋8月31日晚間公告,在今天下午舉行的第五屆董事會第二十九次會議上,劉峙宏被選舉為董事長,孫旭軍為副董事長,聘任孫旭軍為成都路橋總經理。
本月14日,成都路橋稱,公司董事會當日收到公司董事長周維剛,董事王繼偉、邱小玲、馮梅及羅琰提交的書面辭職報告。此次臨時股東大會,也是正常的履行補選的相關程序。同時,在這次會上,由宏義嘉華提名的監事候選人曹征、俞珈偉也當選為新任監事。
副董事長:公司將在主業結構優化上做文章
早在幾天前,成都路橋就公布了上半年業績,公司交出了一份增收不增利的成績單,且主業工程施工收入毛利率已為負0.24%。
對于業績變動的原因,成都路橋表示,主要是由于施工毛利率下降,部分項目進度不及預期,貢獻施工產值偏少。
隨著控股股東變更以及公司迎來新的實控人,如今又面臨新的董事會以及管理層上臺,如何提振上市公司業績,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。
一位與會投資者今日對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表示,自己已持有成都路橋股票兩年多,一直很關注公司的發展。而上市公司此前的股權爭斗,確實也給公司經營發展造成了影響。“就像一家人兩口子打架,哪里還有更多的心思去經營好家庭。”這位投資者比喻到。
該投資者表示,隨著新控股股東宏義嘉華的入主,他最關心的是宏義嘉華是否會對上市公司有相關的資產整合,“控股股東宏義嘉華還是有一定實力和資源,因此看好成都路橋以后的發展”。
那么,公司方面對提振業績方面持何看法呢?今日,成都路橋副董事長、總經理孫旭軍告訴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,成都路橋的資質、過去的業務基礎和專業能力以及設施設備,在路橋行業當中還是具有良好競爭力的。客觀上講,之前的股權之爭,對業務還是造成了一定影響。現在解決了股權之爭,這種結果相信是監管機構、投資者和市場愿意看到和接受的。
談到未來的發展,孫旭軍表示,作為成都路橋來說,不做好它的傳統業務,不盡快做大、做優它的規模和業績,就沒有生存的基礎。另外科技本身對行業影響也非常重要。雖然成都路橋是傳統行業,但也應該擁抱科技,提升效率,而且在未來也要順應市場變化,用科技推動公司管理需求、業務能力和盈利能力提升。從中長期來說,必須還要做出有利于公司價值提升的決策。
“成都路橋所處的傳統行業,市場給予的PE相對不高,未來成都路橋應該秉承對投資者負責的態度,提高效率,在主營業務結構優化升級上,做好文章。”孫旭軍表示。